很多人都害怕阿司匹林。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出血。 我参加了自己吃阿司匹林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救治。
其中也可在置入支架后立即发生消化道出血,到达置入支架的心脏,说明心血管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。
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,此时300 mgaspine需加氯吡格雷或榄香烯,同时需抗凝药物,加之急性心肌梗死本身易合并应激性消化道溃疡,易引起消化道出血。
当然,这种消化道出血比较适合救治。 因为是压力性的,所以相对来说经过消化科的救治,溃疡很快就会好的。 长期持续服用阿司匹林也是安全的。
不过,平时也有人消化道溃疡,自己并不知道突然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。
避免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消化道:
一、该吃,不该吃,千万别吃
很多人认为阿司匹林是健康食品,但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吃,引起消化道出血。 其实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常严格的药物,必须在医生全面评估后才能服用。
1、需摄入阿司匹林患者: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、脑梗死、严重颈动脉斑块、严重四肢动脉狭窄、支架术后、搭桥术后。
2、合并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吸烟、肥胖等危险因素,会不会吃阿司匹林?
这三种人不推荐阿司匹林一级预防:
1 )年龄70岁或40岁的人)除非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,否则即使有高危因素,例如三高,也无需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。
2 )高出血风险人群)使用的是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,抗血小板药、抗凝药、糖皮质激素、非甾体抗炎药; 胃肠道出血、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; 年龄70岁; 血小板减少; 凝血功能障碍; 严重肝病; 慢性肾病4~5期; 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; 不受控制的高血压等。
3 )评估出血风险大于血栓的患者。
吃要仔细评估:
40~70岁成人存在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家族史、肥胖、吸烟等危险因素时,需评估是否服用阿司匹林,心血管病10年预期风险为10%,且即使经过积极治疗干预
二、如果是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,必须吃阿司匹林。 如何避免阿司匹林导致
1、患者有明确消化道溃疡病史的,应当如实告知医生。 医生在使用阿司匹林时,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消化道出血。
2、消化道疾病未明确。 如有症状或评估后消化道出血高风险,可尽早药物预防,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。
3、仔细权衡利润-筛查和排除出血风险比、出血高危人群。
4、坚持健康生活(戒烟、节制饮酒、科学饮食和体育锻炼),积极控制血压、血糖和血脂水平。 高血压患者如血压须控制在140/90mmHg,可考虑使用阿司匹林。
5、用药前必须与患者沟通,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应用。
6、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,需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榄香烯两种抗血小板药物,经评估消化道出血高风险,可预防性给予胃黏膜保护,预防胃出血。
7、只有一种抗血小板药物,对阿司匹林不敏感或耐药的,可改用氯吡格雷或榄香烯。 但是,必须明确氯吡格雷和榄香烯也会引起消化道出血和全身出血。
8、阿司匹林肠溶片尽量空腹进食,减少药物在胃内滞留时间,降低出血风险; 阿司匹林片尽快饭后吃,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。 当然,如果你出血了,你需要停止服用阿司匹林。
总之,要避免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出血,一方面应把握适应证进食,不宜进食,另一方面有消化道溃疡病史,早期预防给药,预防消化道出血; 另一方面,必要时可以用其他药物代替。
血脂异常通常是指血清中胆固醇和/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,俗称高血脂。 实际上,血脂异常是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。
血脂检验单:常用指标的意义
1. TC )总胆固醇,表示血中所有胆固醇,水平高低与年龄、性别、饮食习惯、遗传因素等有关;
2. TG )甘油三酯,表示血中总甘油三酯含量; TG水平轻中度升高,冠心病危险性增加; 严重升高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增加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华全科医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